韜哥美食舌尖上的旅行由雞煲開始

近年市面上,吃雞煲的店舖越開越多,背後原因很簡單。自從四川菜興起後,大有取代日本壽司的趨勢,可以說爭了一大部份生意。川菜的辣和麻,給予人另一種醒胃的感覺,但是雞煲除了麻辣與酸辣外,就多數以泰式及川式為主。後來發展到吃完雞後,於同一個煲內,添加上湯,淥四川粉皮和麵線,有些甚至會加魚皮、豬潤或其他內臟食物,延綿像四川火鍋。

正如現在同類店開得太多,競爭激烈,最近在元朗西裕街有間雞煲打出另一種噱頭,叫做「舌尖上的旅行,遍嚐各地口味」,怎樣遍嚐呢?他們店內的雞煲,有喇沙雞煲、日本味噌雞煲、泰式雞煲,甚至澳門的葡國雞煲、香港特有的藥膳雞煲和台灣的三杯雞煲也有。將各地特色的味道,融入在雞煲內。其實做法又是怎樣的呢?

星洲喇沙雞煲,湯底以蝦醬和辣椒醬炒香爆鑊,取其精髓香味。椰汁、海鮮、香茅、黃薑及多款香料,隨後加入,共冶一爐,炮製而成。味道豐富濃郁。食材方面配上豆卜、魚蛋及鮮蝦等食材,吸收地道香料滋味。

日本味噌三文魚頭雞煲,味增是日本人家傳户曉的調味料,用薑米和洋蔥起鑊,先將嫩雞斬件煎香,配以秘製日本白味噌醬,加上仙台麻油,芳香四溢。再用三文魚頭滾油炸脆配合雞煲共煮。

泰國冬陰功雞煲,功是泰文蝦的意思,用香茅、檸檬葉、南薑、青檸及指天椒,取味煮醬,匯入煎香嫩雞件。再將已洗淨大蝦,去頭去腸。最後加蕃茄、茄子、秋葵、香茅和檸檬葉,增色增味,泰國風情盡然桌上。

澳門葡國雞煲,洋蔥先走油炸香,加入甘筍、薯仔和黃薑粉共煮。秘製葡國汁配上煎香嫩雞件,吃出葡萄牙的味道與風情。

香港特色藥膳雞煲,陳皮、北芪、黨參、紅棗、當歸、切片生薑及川芎匯煮雞件,有滋補暖身的功效。

台灣三杯酒雞煲,有如天地人完美的組合,一杯麻油,一杯米酒,一杯醬油。麻油起鑊,用大火把薑、蒜頭、蔥段及辣椒乾爆香。煎香嫩雞件後,加入冰糖、米酒和豉油轉慢火收汁炒匀。有著濃濃的台灣古早味。

除了這些,當然還有龍蝦雞煲、膏蟹雞煲和鮑魚雞煲,這些都是比較高級的。但老實說,除了特別之外,味道也相當不錯,不只有辣與麻兩種味。我從來也很少吃這些,但自從試過後,也有再次幫襯的衝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