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城懷想過去的錯誤不重犯

不久前寫了《人狼》這篇小文章,提到《虎口日記》,後來揭到《苦口甘口》一書,方知闖了個小禍,原來要談的是《遇狼的故事》,並非《虎口日記》。文章寫在匆忙當中,未及翻書,責任應自負。

說起類似的錯誤,近年犯得特別多,半年前,日本友人仰慕蔡瀾,寫信給我請代為收集一些關於香港風俗的資料,最好以食譜為主,原來他要寫一本關於香港美食的書,介紹給日本讀者。我一想,這是大好事,應當辦,信步到誠品,揀了幾本食經郵遞過去。

過了兩個星期,朋友手機打來說「資料迄未收到」,我當堂一怔,食經是以航空掛號寄出的,斷無遺失之理。把話跟朋友說明了,朋友也覺奇怪。關上手機,郵差送信上來,是一封來自日本的掛號信。拆開看,原來是住在京都朋友的來信,信云:「蒙兄寄贈食經,殊心感謝,只是弟對美食素乏興趣,未能領略箇中要旨。倒是賤內雀躍萬分,欣喜莫名。特函拜謝。有空請來京都,當盡地主之誼,前往一清水寺吃水豆腐。」我一看,險些兒暈了過去,媽呀!原來我錯把食經寄了給別一個朋友。

近年以還,我常犯這種老毛病,記憶力明顯退減,以前看書,過目不忘,現在是看後必忘,勉強有點兒印象,又往往馮京作馬涼,鬧出不少笑話,就是連自己也覺得啼笑皆非。本來寫文章出錯,要改並不太難,引經據典之際,只要肯翻參考書,當可避禍,壞在好多時身邊沒備參考書,心急,懶去看手機查找,可文章寫到某處,不引用點典會乏韻味,因此明知無稜兩可,吃不準,還勉強用進去,心存僥倖,希望過關。就以《人狼》為例,引知堂文章,在《虎口日記》與《遇狼的故事》徘徊,結果馮京當馬涼,錯引了《虎口日記》,過不了關。這種錯誤,真的是該打屁股。年末,寫此小文自責,癸卯來,當不再犯此誤。

 

沈西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