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型藝術展滿載香港情懷年宵花巿圍村盆菜賀新春

充滿香港情懷的微型藝術展去年6月在中環街市展出,吸引不少香港人去欣賞,就算大排長龍也在所不計。為慶祝農曆新年,最近香港「快樂微型藝術會」再顯身手,在《小香港‧大節日》展覽中,製作洋溢濃厚春節氣氛的新作。

全盒內的糖果是小朋友最愛的新春食物之一。

《尖沙咀鐘樓》孔雀綵燈賀年

以農歷新年為主題的《小香港‧大節日》跨年微型藝術展覽展期即日起至2月19日,近60件展品中,部分專為今次展覽而創作及首展,充滿濃厚節日氣氛,包括《尖沙咀鐘樓》、《年宵花巿》、《黃飛鴻舞獅賀新春》、《圍村盆菜宴 》、《老金海味店 》和《團年飯》等。

電影《食神》中周星馳和谷德昭的經典造型。

《尖沙咀鐘樓》於1915年矗立,原是九廣鐵路舊火車總站的一部分,以紅磚及花崗岩建造,具愛德華時代古典復興建築風格,樓高44 米,樓頂裝有七米高的避雷針。1975年搬遷後,原址保存的鐘樓成為香港著名景點之一。藝術家參照2019年在鐘樓舉行的綵燈會,製作有「吉祥鳥」之稱的孔雀綵燈,以及元宵花燈,寓意幸福美滿。

《尖沙咀鐘樓》藝術家參照2019年在鐘樓舉行的綵燈會,製作有「吉祥鳥」之稱的孔雀綵燈及元宵花燈。 年三十吃過年夜飯,人們會去逛花市買一些年花裝飾家居。

至於《黃飛鴻舞獅賀新春》,作品重現黃飛鴻武館—寶芝林的外觀,更加入舞獅及敲鑼打鼓,慶賀新春,祈求帶來好運、財富及闢邪驅病。藝術家顏麗曣手工製作獅頭,用「紥(作)、撲(紙)、寫(色)、裝(飾)」的傳統技藝。獅頭上的七彩毛球,則用非物質文明遺產的絨花製作。此外,每年農曆新年前,香港各區都會設立年宵花市。年宵花市分「濕貨」和「乾貨」攤位。「濕貨攤位」售賣寓意吉祥的鮮花,例如象徵「大吉大利」的年桔和代表幸福快樂的水仙。「乾貨攤位」則販賣過年物品如利是封、玩具和氣球等。

過年前很多人都會到海味店辦年貨。 上世紀60年代的新界居民以耕種和飼養禽畜維生,屋子門口貼滿了賀年的揮春,圍村人互相祝賀新年,更有舞獅及炮竹,是舊時新界人慶祝農曆新年的模樣。

而盆菜是新界圍村的傳統新年菜式,寓意豐衣足食。傳統盆菜約有10道菜式:下層是味淡的蘿蔔、枝竹、魚丸、豬皮、豬肉、門鱔、魷魚,上層則是味濃且名貴的蝦、雞等,一層層擺放。菜式亦各有涵義,枝竹象徵知足常樂、魚丸代表年年有餘。圍村人吃盆菜通常會在祠堂前設置多圍枱凳及碗筷,大排筵席。

節日吃盆菜文化由圍村而生。

《珍寶海鮮舫》重現經典場景

除了富春節氣息的展品之外,還有是所有香港人的回憶,1.5 米長的《珍寶海鮮舫》,創作人四年前實地考察,更取得建築圖作為製作時的參考,可是未正式製作,海鮮舫已經消失。為了令它再現江湖,藝術家四出搜集資料,讓燈光璀璨、輝煌的《珍寶海鮮舫》再現每個細節,包括「歡迎光臨」耀目招牌、接駁碼頭、大型魚缸、龍椅和宴席、船後方的廚房……還有電影《食神》中周星馳的經典造型。

《珍寶海鮮舫》歷時四年籌備和創作。

矚目的展品還有《遺忘的時光—1930》,兩位藝術家花了兩年時間完成,參考了香港和上海上世紀30及40年代的相片和短片,經典電影人物和場景,展現早期香港那些掛滿建築物外牆的中西廣告招牌,穿上唐裝戴帽子的行人,紮着大辮的媽姐工人、赤膀的人力車伕、天台長杆子的收音機天線、電影中《功夫》中的殺手及詠春葉問的武館,以及街中巡行的婚嫁隊伍等。

藝術家花了兩年時間完成《遺忘的時光——1930》。

其他地標式建築展品還有《中環石板街》、《蘭桂坊》、《戲曲中心》等。《蘭桂坊》是國際聞名蒲點的,餐廳、俱樂部和酒店林立,深受名人、明星和中外人士歡迎,每逢萬聖節、聖誕節和新年倒數等日子,氣氛熾熱,人潮如鯽。藝術家借助電腦雕刻技術,塑造各人物的獨特表情和動靜。試試尋找隱藏作品中的一對勁歌熱舞的戀人和孖女,是分別參考歌舞片《星聲夢裏人》和電影《閃靈》中鬼魂的造型,十分有趣。

《蘭桂坊》是潮人的蒲點。

 

《小香港‧大節日》

日期:即日起至2023年2月19日

時間:11am至8pm

地點:如心廣場一期 1 樓中庭

入場費:免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