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表示秋天已走了一半,這時秋高氣爽,氣溫還是適中,但是「一場秋雨一場寒」,秋分的時候只要下雨就會降低地表和體感溫度,此後的氣溫一夜涼一夜。慢慢水氣漸少,天氣會開始變得乾燥。
秋分開始,要預防秋燥,也就是涼燥。津氣乾燥容易唇燥咽乾、乾咳、胸悶氣逆、脅痛、皮膚乾痛、便秘等。敏感族群或長時間用聲、晚睡及夜間工作者要特別注意保養。
秋天的養生以養收為原則,秋分重點在益肺潤燥,不論何時,顧護脾胃一定不能少。身體鍛練要早睡早起,可做甩手功、練吐納、叩齒、瑜珈、伸展運動。秋氣應於肺,悲憂易傷肺,肺氣虛又更易悲憂,對於情志調冶,可多接觸大自然,行山登高遠眺,舒展肺氣,讓心情平和,便不易憂傷。
飲食方面,多補充可以滋陰潤肺、養陰生津的食物,粥品在這個時候很適合,其他如芝麻、杏仁、花生、銀耳、蜂蜜、山藥、粟米、秋葵、蓮子、蓮藕、百合、豆漿、牛奶等等也都有滋潤的功效;吃些酸味的食物還可以順應秋降之氣來斂肺柔肝,如秋梨、蘋果、葡萄、甘蔗、石榴、柑橘、山楂等。白蘿蔔、胡蘿蔔味辛、甘潤,可微微宣發肺氣,再加上蘿蔔本身可降氣消食,一宣一降,有益肺循環幫助消化,對平常工作壓力大,少運動人士也是很好的食物。另外秋分時節,正值蟹肥菊黃,螃蟹肉嫩味美,甚是滋補,但是淺嘗味道即可,並可適當搭配薑、酒,以免太過寒涼傷了脾胃。
穴位按摩除了立秋推介的尺澤及太溪,可再加上兩手合谷穴,調合氣血、清泄肺氣、和胃通腸,促進循環,改善乾燥問題。
白蘿蔔竹笙腐竹湯
材料:白蘿蔔250克、竹笙20克、蓮子30克、腐竹100克、腰果30克、鹽適量、胡椒粉少許、冰糖適量、麻油少許、水(或高湯) 2000毫升。
做法:腐竹泡軟瀝乾切段,竹笙泡水膨脹後洗淨切段,白蘿蔔洗淨去皮切塊,腰果、蓮子洗淨備用。白蘿蔔塊、蓮子、腰果入鍋加水,大火煮滾後,轉小火煮約30分鐘,再加入竹笙、腐竹,再煮約15分鐘後,加入調味料即可。
功效:降氣和胃,潤肺除燥。
白蘿蔔:辛、甘、平。消食除脹,降氣化痰。
竹笙:甘、微苦、涼。補氣養陰,潤肺止咳,清熱利濕。
腐竹:甘、淡。清熱化痰,解毒止癢。
蓮子:甘、澀、平。益腎固精,補脾養心。
腰果:甘、平。潤肺去痰,除煩止久渴。
雪梨百合茶
材料:雪梨一個、乾百合12克、水1000毫升、冰糖適量。
做法:材料洗淨,雪梨去芯切塊,所有材料入鍋,大火煮至水滾,轉小火續煮30分鐘,最後加入冰糖稍煮調味即可。
功效:養陰安神,生津潤燥,脾胃虛寒人士不適。
雪梨:甘、微酸、涼。生津潤燥,清熱化痰。
百合:甘、寒。養陰潤肺止咳,清心安神,養五臟。
冰糖:甘、平。健脾和胃,養陰潤肺。
註:因個人體質不同, 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吳品新
註冊中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