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六十年代的尖沙咀東部剛發展不久,人流不算暢旺,人們仍多選擇到舊尖沙咀地區消遣。附近的重慶大廈,集結了多間傳統口味的咖哩餐廳,而在那邊也有兩間出名的潮州食店,每到宵夜時段必燈火通明,一間是已結業的興隆樓,另一間是樂活道華苑。近年華苑搬遷到新店舖繼續經營下去。雖然經過多年經營,地址也變了,但餐牌依舊不改,出品保持水準和品質,著力保留傳統的潮汕色彩。
一般常見的潮州菜有鹵水鵝、凍大眼雞,而較有特色的生醃蟹、生醃瀨尿蝦、螄蚶及炒薄殼這類,只要預訂也有供應。而最有特色的是他們的潮汕小食,蘿蔔絲粿、鼠殼粿、煎蠔烙、糯米灌大腸,通通都做得相當出色。
那天我到店內再試他們的食物,糯米灌大腸真的與別不同,不單沒有羶味,而且餡料豐富,同樣以糯米為主要食材,但卻比粽好吃得多。另外還有少不了的凍馬友魚,潮州人稱五筍魚,是先將魚用鹽醃過再蒸熟放涼。吃時,魚皮煙韌有口感,與凍大眼雞的風味截然不同。家鄉炒鹹麵線,這款與福建麵線並不一樣,麵線賣相乾爽,吃落不糊口,感覺與米粉口感相似,但又比米粉軟滑。除了這些外,亦有一款純手工製作的金湯石榴雞功夫菜,精緻的賣相,看出廚師的精巧手藝 。做法是先煎蛋皮,然後再用蛋皮包著菜粒、海鮮粒和肉粒,最後用汆過水的韮菜或蔥段扎實。以上每個步驟也很考廚師功夫,而他也做得相當好,口感軟硬適中,味道剛好。至於煎蠔烙,他們並不是用炸的方式處理,反而是煎,這樣油膩感較少。蠔與蛋的比例,蠔佔大多數,所以每口都吃到份量十足的蠔,鮮味可口。
最後的甜品是羔燒三寶,是福果、蕃薯和芋頭,福果用糖醃過,咬落甜中帶煙韌。這是潮州菜中特有的甜品。
潮式餐廳不乏,但開業多年仍保持傳統獨有的味道,卻少之又少。這日嚐了一頓心滿意足的美食。
華苑潮州閣
九龍尖沙咀北京道57號國都大廈2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