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語有云:「秋風響,蟹腳癢」。踏入秋季至明年初,又是嗜食大閘蟹港人大快朵頤的季節。據蟹行不完全統計,近年雖有疫情影響,但年均輸港大閘蟹都超逾千噸。港人年吃大閘蟹逾千萬隻,噬蟹力驚人!但不講大家可能不知,近年由內地來港的大閘蟹,并非由內地的產區直接運港,而是「繞道」周邊國家及地區輸港,令這批坐「飛機河」的供港大閘蟹成本大增。有行內人士形容,港人近年是食「貴蟹」,平均食一隻蟹要多俾一半價錢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,本報請來香港大閘蟹進出口協會會長、大閘蟹進出口經銷商瑞豐行總經理陳潤添先生解釋箇中原因。
陳潤添在大閘蟹行內資歷深厚,是70年代首次由內地引入「江南名產大閘蟹」來港的主事人之一。他對記者娓娓道來。原來在70年代初,會長在五豐行任職,有份籌劃將當時江南著名的大閘蟹率先引入香港:「仍記得第一批供港的大閘蟹是500公斤,大約幾十籮,坐火車由產地運港,在當年紅磡碼頭對開的大包米落貨。但事後有苦自已知,原來當時無運蟹經驗,該批蟹經4日到港,焗在貨卡內,死了一大半。之後,他代表五豐行經常北上,商討如何搞好大閘蟹的列車運輸,冀減少大閘蟹的死亡率。至1983年,終於安排了大閘蟹坐飛機來港,大大減低了蟹的死亡率。
「當時該批飛機蟹係坐波音737飛機,有10噸。架機要特登拆晒原來的座位來載蟹。班機在啟德機場降落,公司還搞了個儀式擴大宣傳,請了記者到場採訪,算幾大件事!」陳會長說,自從深圳機場開通後,大閘蟹就由產地運往深圳,再由冷藏貨櫃車經陸路來港,從此這條大閘蟹的輸港路線,一直沿用到2016年。
他說,大閘蟹每年恒常供港幾十年以來,每批蟹都必須由國家出入境檢驗檢部門及海關發出「動物衛生證書」,證明對有關出口的大閘蟹進行了監測及檢驗,符合衛生要求,適合人類食用。這個行之有效的制度,至2016年有了突如其來的變化。
原因是食物環境衞生署(食環署)於2016年抽驗大閘蟹,發現兩個樣本的二噁英含量超標,因而票控兩個大閘蟹銷售商。盡管裁判官判銷售商無罪,並引述專家的意見指,一般人要在四個月內食用47隻;或健康風險高的人士食用10隻案中二噁英含量超標的大閘蟹,才會對其健康有不良影響,但食環署食安中心自翌年(2017年)起,就在入口層面實施扣檢大閘蟹的安排,即先抽取樣本檢測二噁英,并引入歐盟的標準(每克螃蟹樣本(濕重)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含量總和上限:皮克毒性當量為6.5),入口商獲該中心通知檢測結果合格後,才可把大閘蟹推出市場發售。此措施即時引起行內大混亂,大閘蟹自此出現問題。香港大閘蟹進出口協會因應如此形勢,於2016年成立,老行尊陳潤添當選會長至今。
陳會長坦言,由2016年至今,協會每年都就大閘蟹運港問題與內地相關部門及本港食環局、警方、海關等部門商討;又找來飲食界及零售界的行政會議及立法會議員「幫拖」說項,但由於食環局堅持要以歐盟標準檢驗二噁英,并訂下頗重的罰則;且二噁英的檢測程序相當繁複,要約10天才能完成,抵港大閘蟹要「坐監」10日,引起損失。最關鍵的是內地部門一直堅持沿用幾十年的出口「動物衛生證書」不須改變,近年更索性不簽發大閘蟹出口供港批文。導至近年供港大閘蟹的來源趨向「錯綜複雜」!
陳會長解釋,「錯綜複雜」就是各施各法!有本地的蟹商獲高人「教路」,指食環署只是關注「文件」,不如將內地大閘蟹先由空運周邊國家及地區,獲當地發出衛生證明再運來港。果然,此迂迴計湊效。獲內地及按常發出出口「動物衛生證書」的大閘蟹,在韓國獲得「海洋水產部及國立水產物品質管理院」發出的衛生證明書,盡管證書上甚至無檢視二噁英的字眼,仍獲食環署在文件上OK蓋印;更因產地相關部門不向香港發出出口批文,於是,近年的內地大閘蟹不少就以迂迴方式運港,中轉地除了韓國外,還包括日本。
陳會長說,近年協會與內地部門的頻繁交往,察覺他們的「堅持」有大條道理。其一是,過去從未試過大閘蟹「食壞人」;二,為何沿用幾十年的出口「動物衛生證書」要遵從歐盟的「皮克毒性當量6.5」,為何不遵從內地的檢驗標準。他說:「曾有內地官員同我講,內地驗大閘蟹的標準,近年已因大家關注食物安全有不斷的提升,除了必須檢驗的多種重金屬外,就連二噁英皮克毒性當量,已提高至3點幾,較歐盟的6.5更嚴格;更曾要求香港的食環局派代表北上檢視,但港方反應冷淡」。在雙方「傾唔埋」情況下,香港在蟹季又要有蟹供應,便出現近幾年供港大閘蟹的不正常情況。
陳會長說,年前本地社會出現動盪,盡管協會已想方設法希望將供港大閘蟹回復正常,但始終事與願違。他希望現在環境好轉,冀兩地坦誠磋商,互諒互讓,為涉及蟹行相關行業幾萬名從業員福祉著想,至少令內地回復簽發大閘蟹出口供港批文,不用再以迂迴方式「俾錢人賺」:「依家一籮60隻的迂迴飛機蟹要俾多成2千蚊運費架。即係貴足一半價錢。如果回復正常,港人就可以享用合理價錢的大閘蟹。」
談到今年的蟹價,陳會長說,由於蟹源「錯綜複雜」,有迂迴的,也有不正規的,市面上的蟹價也參差。但基本上由約5両左右的中蟹的70元至80元;至7両以上的300元1隻。他特別提醒大家,在蟹季內「周街都是蟹」,不少是經網上推銷,來源并無保證,故一定要找有信譽的店舖購買,最緊要是不要貪平。
邵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