濕分為外濕與內濕,外濕是外環境的濕氣,內濕是身體裏面的濕氣。正常的時候體內保持適當的濕度,可以幫助身體臟腑正常的運作,然而食傷、勞傷、情傷、飲酒傷等,都會引起機體臟腑運作不順暢,當循環代謝產生阻礙,水濕問題就來了。身體正氣不足,有內濕再加上外濕,人就更容易生病。古醫家說:「一切內外感傷雜病,盡緣土(脾)濕也。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濕重主要表現包括頭身困重、肢體倦怠、睡很多仍疲倦、關節酸楚、肌肉痠痛、腰冷痠痛、下肢笨重、濕疹搔癢、胸悶、胃脹、腹脹、口黏膩不渴、痰多、胃口差、噁心、大便稀爛或質黏、小便混濁、較易肥胖、婦女還可見帶下量多、舌苔厚等。
濕病起病緩慢,病程纏綿,容易鬱而化熱,變成濕熱病,常會在不知不覺中耗傷正氣。濕熱病的熱是因濕氣鬱滯而來,不能一昧清熱,最重要是祛濕,濕去熱自然會退。清熱藥太過不只不能祛濕,反而徒傷陽氣,妨礙水濕運化。這就是為甚麼喝了那麼多涼茶,熱清了,但還是無法清除濕氣的原因。濕病久了還可以轉成陽虛的寒濕病,寒濕病無熱象就更不能清熱,而是要用溫陽健脾藥來散寒除濕。
赤小豆鯉魚湯
材料:大鯉魚1條、赤小豆60克、乾山藥30克、陳皮3克、薑1片、蔥、油、鹽適量。
做法:赤小豆洗淨,加水浸泡半小時。陳皮、山藥洗淨備用。大鯉魚去鱗、內臟,洗淨。起油鍋,煎鯉魚,加適量水,放入赤小豆、陳皮、山藥、薑、蔥。大火煮沸後,改小火燜至赤小豆爛熟。最後按口味適當調味即可。
功效:此湯利水消腫,祛濕健脾,走黃氣,去腳氣,通婦人乳汁。一星期可服食二至三次。由於鯉魚為腥羶發物,素體陽亢及瘡瘍者慎食。
赤小豆:性甘、酸、平。利水消腫、清熱解毒、消癰排膿。
山藥:性甘、平。補脾養胃、生津益肺、補腎澀精。
鯉魚:性甘、涼。補脾益胃、利水消腫。
陳皮:性苦、辛、溫。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。
玉米鬚紅棗茶
材料:鮮玉米鬚10克、紅棗1枚去核。
做法:玉米鬚、紅棗洗淨,以開水沖泡代茶飲。
功效:此茶利水消腫、利膽降壓、益氣養血。一星期可飲用三次。因個人體質不同, 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玉米鬚:性甘、平。利水消腫、泄熱、利膽平肝。
紅棗:性甘、溫。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、調和藥性。
吳品新
註冊中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