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莞濱海灣港澳青年雙創基地為港澳青年拓寬事業圈

東莞一向是港澳青年的熱門投資地區,近年更有不少年青人到莞城創業,為了更好地為這批新力軍提供一站式創業支援,近日發布《東莞濱海灣港澳青年2022年創新創業生態報告》,發現大部分港澳青年滿意濱海灣的創業生態,但大部分初創企業暫未有擴張發展的計劃,並希望政府加強資金扶持。

本次生態報告基於對濱海灣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超過80位企業家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,通過分析港澳青年創業者與企業的特徵、港澳青年企業對濱海灣新區營商環境的意見,為推進濱海灣新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生態建設提供參考。調查顯示,大部分港澳青年認為新區創業氛圍濃厚,基地能夠為企業提供創業指導及場地支援。然而,面對資金不足和市場競爭激烈,他們都沒有擴張計劃,並期待政府能夠進一步完善激勵創業的機制,加強資金支援,提高初創企業的知名度,協助港澳青年初創企業加速發展。

參與澳門城市大學舉辦的校園創業就業嘉年華。 東莞濱海灣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負責人黃宏波於兩年前創立基地,幫助到東莞創業的港澳青年。

創業青年屬年輕高教育水平

作為莞港合作特色平台,濱海灣新區以濱海灣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(下稱「港澳基地」)為港澳青年提供一站式就業創新創業服務支援。

在構建「事業圈」方面,2022年,基地多次赴澳門展開人才交流活動,深入瞭解澳門青年發展需要。基地還通過舉辦各類產業、創業交流會,為行業人才配對、打磨企業項目提供平台,拓寬港澳青年的「事業圈」。而在「朋友圈」「生活圈」方面,基地全年共舉辦了20多場粵港澳青年線下社群交流、行業人才培訓交流等活動,豐富港澳青年的生活,帶動入駐基地的企業、港澳人才與相關協會、高校、大型企業深入交流合作,拓展港澳青年在莞資源人脈。

在服務港澳青年過程中,基地針對港澳青年企業落戶時出現的實際問題,持續對接相關部門,不斷優化服務。2022年10月,東莞港資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上線,基地配合該政策打通港資企業線上註冊流程,香港投資者在濱海灣投資興業更加便捷。

根據調查結果,目前濱海灣港澳青年創業項目主要分布在創新與專業服務、文化創意、新零售等現代服務業,以及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醫藥等科技類行業, 50%以上的港澳青年創業者介乎22-40歲之間,其中不乏海外碩士人才。綜合來看,濱海灣新區的港澳創業青年群體屬於較為年輕且具備較高教育水平。

元宵活動讓青年聚首一堂。 基地免費提供智能辦公空間。

提供免費辦公空間就業指導

從營商環境、政策及資金支持方面來看,濱海灣新區已經推出《關於支持港澳人才在濱海灣新區創新創業的暫行辦法》,大大減輕港澳青年創業者的創業啟動成本,在政務服務及企業專業服務上效率高、品質優,讓創業者能夠專注於企業發展。

不少落戶濱海灣創業的港澳青年表示,基地不僅提供免費的辦公空間及專業的服務團隊,更重要的是在這裏可以認識到一群同在東莞創業的港澳青年朋友,無論在事業還是在生活上都能夠互相幫助。

在創新服務提升方面,基地將從「引進來」「留得住」「可發展」三步吸引並服務港澳青年來新區創業、就業。而創業支持方面,基地計劃每年遴選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優質港澳台企業,集中資源支持他們融入本地產業鏈條,爭取成為「港澳台明星企業」。

除了創業之外,基地希望能夠借助港澳青年就業指導室,聯合人社部門、新區用人單位及優秀企業,開設港澳青年招聘專場等活動,為港澳青年針對性匹配就業、實習職位,增強港澳青年到內地發展的信心。同時,基地將進一步落實人社部門相關技能提升補貼政策,開設港澳青年就業技能課程,協助更多港澳青年提升就業技能、持證上班。

參與坪石先生展覽館活動合照。 東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旺先參觀基地。

加快構建先進製造業產業合作

粵港澳主要城市間基本形成了一小時生活圈,物理距離的拉近,讓生活方式、事業發展有了更多可能性。港澳的土地資源緊張、人力資源和營運成本相對較內地高,對初創企業構成一定壓力。港澳青年到東莞發展,憑着成熟的供應鏈和生產配套,結合港澳對接國際的優勢,可以更好地加快推動企業走上軌道。

當前,濱海灣以人工智能、生命健康、高端電子信息技術、現代服務業、新能源為主攻產業方向,加快構建「科研在港澳、轉化在新區」的先進製造業產業合作新模式,佈局建設國際開放創新創業社區,在平台載體、優惠政策、人才配套、營商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,縱深推進港澳合作。

 

文:吳碧彤、郭文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