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6月18日肇慶(金利)傳統龍舟大賽暨廣東省第五屆龍舟公開賽進入倒計時。而金利鎮龍舟活動已有200多年歷史,是廣東省最早進行民間賽龍舟活動的地方之一。
附近三甲等村龍舟隊員冒着30多度的高溫,在金利西圍湧上龍船如離弦之箭劈波斬浪,隊員們奮力揮舞手臂,整齊劃一的划漿動作,在鞭炮聲和沿岸數千名村民和工廠人員加油聲中,在水面掀起了一圈圈翻騰的浪花。據悉,本次肇慶高要金利龍舟大賽將有76艘龍舟參加比賽。
金利鎮位於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中東部,金利龍舟在歷史上頗負盛名,素有「廣州睇花市、金利睇龍船」之說,是有名的「龍舟之鄉」,《金利龍舟習俗》更被列入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。
據當地人稱,龍舟大賽,在金利可以說是比春節還要隆重的節日。全鎮109個自然村,除了幾個靠山邊或者人口較少的村之外,每個村、每個姓氏都十分重視龍舟賽事、龍舟建造、隊員挑選、隊員訓練。村裏參加龍舟比賽的隊員,只要你是同村的男子不管你姓甚麼,都可以參加比賽。為了參加比賽,不少老闆甚至放下賺錢的生意。
現場看到一位從香港回來的青年專程參加訓練和比賽,也有一位在遼寧經商的陳姓青年,為了這次龍舟盛會特地回村助陣。各村的外嫁女也回村加入助陣,新村的外嫁女專門為村捐款建新龍船。全民參與龍舟熱情可見一斑。近年,每逢金利龍舟比賽的日子,6000多名運動員在水上角逐,吸引了岸上10餘萬人前來助威吶喊。
6月2日、6月6日,金利鎮金二社區四甲村時隔20多載,而祿村村委會新村於41年後分別舉行新龍船上水慶典,在村中老者祝福中畫龍點睛,祈求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。
龍舟,金利人稱為「龍船」,已經成為金利最有特色的文化標誌。金利龍舟賽的日期比較特別,以快決出勝負。以前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一至初五比賽,其中初一是大賽的正日。而近40多年僅有五月初一這一天進行比賽,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只有五月初五這一天的習慣。
在龍舟大賽奪冠,是金利人至高無上的光榮。一般而言,比賽獲得冠軍隊獎金不多,幾萬元而已。而奪冠的龍舟隊,隊員上街或去別的村,更是常常穿上印有該村或者堂號的龍舟大賽的「戰衣」,或者是大賽組委會頒發的印有「第一名」的短袖T恤,極盡榮耀。
扒龍舟(金利叫「橈龍船」)是金利人民一項民間傳統體育活動,從興起至今,最少有200年歷史,是從賽農艇演變過來的。在數千年前,西江出大鼎峽後,分開三條河向東流,南面的從金渡經蜆崗流經金利,在金洲前與其餘兩條江匯合向南流,泥沙及大量上游有機、無機物質在金利附近沉積。金利境內河湧交錯,農民外出習慣以艇代步,而划艇在河湧相遇,經常爭相競逐於前,賽艇之風因此而興起。
隨着人口不斷增加,賽艇不能反映村與村、姓與姓之間的實際人力對比,受外地龍舟競渡的盛況、龍舟的華麗外表等原因吸引,裝龍舟、賽龍舟之風便在金利逐漸興起。經過歷代相沿與發展,賽龍舟就成了金利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活動。
據資料記載,建國前,金利有80多艘龍舟。除了靠近山邊的人村及小村外,近河的大村,村村均有龍舟。最初的龍舟只有九米長,後來演變為18.6米和24米,現在一般是33.4米,正式比賽時,每艘龍舟均坐53人,包括鼓手、鑼手、舵手各一名,扒丁50名。龍舟兩端,裝上精雕細刻、形象生動的龍頭、龍尾,插上錦旗,船上人員統一服裝,精神煥發。
改革開放後,金利一甲村首裝龍舟下水。次年,四甲村隨之。至1986年,金利已發展有龍舟52艘。進入上世紀90年代,金利「龍舟之鄉」的美譽已聞名全國。直到2003年,全鎮共有114艘龍舟,是全國鄉鎮龍舟最多的鎮。到了2015年,全鎮龍舟達280多艘,10多年來都是全國龍舟最多的鄉鎮,還有一些村是一個村子有七艘龍舟。
近年來,無論是參加肇慶市組織的龍舟邀請賽,還是歷年來應邀參加香港、澳門、三水、南海等地區的國際龍舟邀請賽,金利派出的代表隊都取得較好的成績。如今的金利賽龍舟,已從娛樂競技沉澱為一種文化傳承,不僅是引領金利人團結發展的精神符號,更是金利人維繫桑梓情誼的橋梁紐帶。
作為「中國龍舟之鄉」「中國小五金之鄉」,目前金利鎮五金產業已有5800多家企業及個體戶,從業人員七萬多人。2022年,全鎮工業總產值實現475.1億元,同比增長7.08%,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44.45億元,是肇慶市的工業第一大鎮。
圖文:李天文
通訊員:羅祝文、蘇澤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