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境貨物的運輸主要依靠空運、海運和陸運。高貨值貨物,例如電子產品、醫療設備、藥品、新鮮食品和高端時尚品等,空運至指定的海外城市大約需要2-5天;大宗商品,例如工業品、機械設備、農產品、原油和天然氣等,一般通過運費相對較低的海運,耗時一周到數個月;內地還有一條中國至歐洲的陸運鐵路班列,可以運送機械設備、計算機、電子設備和傢具等,運費適中,通常需要10-20天。
按照專業諮詢機構灼識諮詢的研究,服務於跨境物流的玩家類型,一般可分為五種類型,一是傳統的B2B模式。大宗商品的出口貨物一般通過貨運代理,例如中國外運、中遠海運、華貿物流和環世物流等,由貨運代理整合各種大宗商品並拼櫃(集裝箱)和報關,再交給大型海運公司例如中遠海運(COSCO)、長榮海運、馬士基(MAERSK)、地中海航運(MSC),空運公司例如南方航空、中國國際航空發往世界各地。最後貨運代理在目的地城市進行貨物分拆、清關並運往指定的地點。
二是通過大型的3PL服務商(Third-Party Logistics),很多家庭或者辦公商務的物件,就通過順豐國際、DHL、UPS、郵政等,它們能夠提供攬件、包裝、運輸、倉儲、裝卸、配送、跟蹤和管理等一系列的物流解決方案,以幫助客戶優化其物流流程並降低成本。
受益於中國跨境電商B2C行業步入規模化成長及中國出口企業迅速發展,跨境電商物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。同時,由於跨境電商物流需求碎片化、運輸頻次高、物流環節多,物流成本相比一般貿易物流更高。內地湧現出一批B2C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,例如遞一物流、縱騰集團、燕文物流、遞四方、萬邑通等,能夠提供小件商品的倉儲、運輸、配送綜合式物流及進出口清關、本地化售後等服務。大型服務商還有海外倉及全球化資源的佈局,豐富物流服務矩陣,向貨主提供商業快遞、小包、專綫等多元化直郵服務。
第四類是大型電商平台自建物流體系,向賣家及買家提供自營的物流服務。亞馬遜建立的FBA(Fulfillment by Amazon),賣家把銷售的產品庫存直接送到亞馬遜當地市場的倉庫中,客戶下訂單後,亞馬遜負責揀貨、打包、配送、收款等一系列服務,保障了商品運輸的時效。Shopee、京東、淘寶、Wish等電商平台都相繼向跨境賣家提供自建物流倉儲服務,為買家帶來更加優質的跨境購買體驗和售後服務。
第五種就是大型品牌超市自建物流,像Costco、Walmart、IKEA等大型跨國超市,自建公司內部的物流系統,作為其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。在企業資金流充足的情況下,選擇自建物流可有效協調物流活動的各環節,獲得供應商、渠道商及終端客戶的一手信息,以調整企業的經營戰略。
灼識諮詢對2020年的中國B2C跨境電商物流服務進行統計,郵政物流體系市佔率為45%,商業快遞市佔率為5%,國際專綫市佔率為20%,海外倉市佔率為30%。灼識進一步預計,至2025E年,上述市佔率將分別進化為30%、5%、30%和35%。
阿里集團旗下的菜鳥物流在上市前公佈的文件透露,中國出口電商物流領域按33%的複合年增長率由2018年約1870億元(人民幣,下同)增長至2022年約5860億元,並預計將由2023年的0.6萬億元按18.8%複合年增長率,進一步增長至2027年的1.2萬億元。同時,中國進口電商物流領域按34.7%的複合年增長率由2018年約260億元增長至2022年約860億元,並預計將由2023年的約930億元按16.3%的複合年增長率,進一步增長至2027年的約1700億元。
按2022年包裹量計,菜鳥是全球第一的跨境電商物流企業。於2023年財政年度,其跨境包裹總量超過15億件,並服務超過100000個商家及品牌。
文:一言文心